锅炉配件:省煤器、过热器、膜式水冷壁、集箱、空气预热器,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。
 0515-86201888
产品知识 >> 产品知识--内容
电站锅炉低温过热器管失效分析
发布日期:2015/9/2    阅读次数:1645次    来源:中电

1、概述 

  某公司3#锅炉,型号为UG-120/3.74-M9,2005年安装,于2007年正式投入运行。2012年10月15日该锅炉的低温过热器发生爆管,爆管后高温高压蒸汽冲向屏式过热器,致使数根过热器管发生严重磨损,其中2根已磨穿。其它过热器管也有不同程度磨损。

  该锅炉自投用至本次低温过热器爆管,累计运行时间3.2万多小时。为避免和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,确保电站安全经济运行,同时为今后的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依据,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其失效情况进行分析,确定失效的原因。

  该锅炉低温过热器管材质为20G,规格为40×3.5mm,其额定运行压力为3.74Mpa,介质温度为450℃。

2、检验检测结果

  2.1 宏观检查 宏观检查低温过热器爆管情况,爆管裂口位于迎烟气侧,裂口边缘比较粗糙,裂纹附近有明显的蠕变裂纹,裂口呈现出比较典型的长时间过热特征。一处裂口裂纹长×宽约25×4mm,一处裂口裂纹长×宽约13×7mm,裂纹两端比较粗钝,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。

  2.2 有效厚度测量 用DC2000B型(精度为0.01mm)测厚仪对爆管管段进行测厚,背烟气侧厚度为3.74~3.79mm,迎烟气侧为3.32~2.13mm,2.13mm为破口边缘厚度,该锅炉运行近6年,管壁磨损小于0.1mm/年,在正常范围。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爆管段外径涨粗5mm,外径涨粗率13%,其他部分管径无明显涨粗。 
 
3、 运行分析

  ①该锅炉设计煤种发热量为5500~5700卡/公斤,现实际为6000卡/公斤以上,导致锅炉烟温,尤其为过热器段烟温高于设计温度,按原煤种低温过热器段烟温设计温度为580~600℃,实际上现煤种低温过热器段烟温温度为730℃左右。
   ②该锅炉实际运行时经常出现低负荷运行(特别是夏季),此时即使烟温不超,但过热器内蒸汽流量降低,会使冷却能力变差,同样会引起过热器管壁温度升高。
   ③该锅炉实际运行时出现过过热器管结焦情况,由于结焦造成烟气通道不畅和形成烟气走廊,必然会加速过热器管壁温度升高,低温过热器爆管集中在左侧部位,更好的说明了此问题。
  
4、爆管分析

  ①该爆管管段宏观检查表明,裂口边缘比较粗糙,外壁有氧化层,裂纹附件有明显的蠕变裂纹,管径无明显涨粗,管壁几乎不减薄,爆口较小,呈鼓包状,表现出比较典型的长时间过热特征。
  ②化学成分分析表明:排除了材质用错的可能性。
  ③硬度测试表明:由于长时间过热导致珠光体球化和碳化物的聚集,使钢在常温下的硬度(HB)等降低,球化还会加速钢材的蠕变进程。
  ④金相分析进一步确认了珠光体球化和碳化物的聚集现象,因为只有长时间超温(20G设计温度为480℃以下)才会出现以上现象。
  ⑤燃烧所用煤种不正确、低负荷运行及过热器管结焦都为过热器管超温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。
  
5、建议及对策

  针对以上分析,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:
  ①应合理配煤。近阶段应调整目前锅炉煤种,按该锅炉设计煤种(发热量为5500~5700卡/公斤)提供燃料。
  ②加强运行管理。对锅炉进行优化燃烧调整试验,对过热器壁温进行在线监视,通过对炉膛出口烟温、过热器温、锅炉负荷、燃烧氧量、炉膛排烟温度等各种运行参数的在线检测,建立在线优化运行指导系统,确保在主参数合格的前提下,防止再次出现过热器结焦。
  ③应加强锅炉热工仪表的管理使用,保证所有仪表在合格有效期内,适当增加温度测点(如过热器壁温),以做为运行分析和调整措施的参考。
  ④爆管是长期超温导致材质劣化的集中反应,在爆管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其它过热器管,都存在超温导致材质劣化的隐患,一旦条件成熟,随时都会出现再次爆管的可能,因此应及时采取措施,确认该炉低温过热器管状况,以采取相应的对策。
  ⑤该锅炉没有进行过内部检验,修理后,应同时进行锅炉内部检验,发现和消除其它安全隐患,确保锅炉安全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