锅炉配件:省煤器、过热器、膜式水冷壁、集箱、空气预热器,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。
 0515-86201888
新闻动态 >> 新闻动态--内容
水土保持的重要性
发布日期:2015/9/3    阅读次数:1641次    来源:中电


1、概述 

    近年来,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,多地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自然灾害。严重的危害了生态环境。水土流失将会使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出现不合理的境况,尤其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,例如三峡水库。保护、改良和充分利用水资源,维护和发展土地生产力,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更是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指标。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的根本,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,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、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。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,维护生态平衡,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
2、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

  2.1 防治任务十分艰巨

  我国多个城市面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威胁,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增长,这些问题亟待治理。而根据目前的治理速度来计算,初步治理一遍也需近半个世纪时间,甚至更久。

  2.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

  多年来,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靠群众自力更生投劳进行治理,资金投入优先,目前,每年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国家补助经费只有3000万元左右,大量水土保持骨干工程无法实施。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和治理水平的提高,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要求。

  2.3 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遏制

  一些地方由于水土流失,导致土地退化,土地资源更为短缺,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。对我国的生态建设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。
  
3、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经验

  3.1 坚持预防为主、保护优先的方针

  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的现有问题的同时,要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,不论在建设施工还是城市发展需要的其他方面,都要尽量避免给水土保持造成压力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恶化,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,合理的规划水土资源,不要采取盲目的发展策略,要综合考虑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,切实保护自然环境,进一步减少社会的经济压力。

  3.2 依法防治、加强监督的防范措施

  在很多省市,对水土资源的应用不合理,更是难以担起相应的责任,造成严重的损失,所以,要完善我国的《水土保持法》,并遵照法律严格的执行,做到有法可依、有法必依、执法必严,组织多次活动和宣传,加强战略性发展的意识。让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走向协调统一发展的道路,这是是治穷致富、振兴经济的必经之路。监督管理工作要落到实处,不能只是一种形式的演变。

  3.3 坚持综合治理、因地制宜、注重效益的策略

  为了形成有效的防治体系,要以小流域为单元,统一规划林田路线并因地制宜,使其达到统一性的综合治理方案和策略。水土流失与扶贫开发,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,增加农民就业和经济收入密切相关。各项任务的完成将会推动水保工作的有序进行,同时使其取得的效果显著。

  3.4 开拓良性循环的道路

  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,总是会解决旧问题,却有新问题不断的出现,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健康的,所以,在治理模式上,要借鉴成功的经验,用治理来促进开发,用开发推动治理的循环下,让群众在希望中自觉的维护水土,防止流失,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。这种积极心态所带来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。

  3.5 尊重自然发展规律

  大自然本身是有修复能力的,只要没有人为的破坏,就不会给生态造成更大的压力,人为行为包括乱砍乱伐、毁林开荒和陡坡垦殖等,这些行为都应该被禁止,以便加强保护好生态的建设,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的风险。

4、采取的对策

  4.1 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水保意识

  实现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生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,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,是每位政府干部和农村基层的基本职责,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,都需要高度的重视,尤其是要把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协调问题列入议事日程,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,提高群众的水土资源保护的意识。

  4.2 群众自我做起,做保护性开发

  每年国家补发的资金是有限的,不足以弥补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,必须调动社会的力量,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实施,吸引闲置资金,降低我国财政的压力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就要实施保护性的开发,以免串联型的问题频发。

  4.3 推动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

  农村有很多的可开发资源,例如果树开发与农业休闲旅游的开发,这些不但能解决国家的财政压力,还能给小流域综合治理注入新的能源。但是,一些农户在经营管理方面只是欠缺,资金实力也不够强大,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,促进这些变小流域开发治理的速度,起到典范的作用,同时能吸引多方面的资金,共同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