锅炉配件:省煤器、过热器、膜式水冷壁、集箱、空气预热器,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。
 0515-86201888
新闻动态 >> 新闻动态--内容
工业锅炉节能减排
发布日期:2015/8/29    阅读次数:1958次    来源:中电

    工业锅炉的消耗量较大,不符合我国资源节约的发展理念,需在工业锅炉运行中实行节能减排,落实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,以此来降低工业锅炉的能源消耗。工业锅炉是节能降耗中的重点项目,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,改善工业锅炉的运行环境。

  工业锅炉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,负责工业领域内的供热、供水,工业锅炉在能量供应的过程中,同样需要消耗能源。我国工业锅炉能源的消耗量非常高,而且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,面对工业锅炉的消耗状态,必须落实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,最大程度的降低工业锅炉中的能源投入,做好节能、环保的工作,推进工业锅炉的绿色化发展。

1.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实际发展 

1.1挑战

  工业锅炉运行中传统特性明显,由于工业锅炉的发展历史长,因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。

①排烟温度高,基本在300℃-350℃之间,导致大量热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,增加了锅炉原料的消耗;
②90%以上的工业锅炉无法快速适应煤种,出现燃烧矛盾,直接降低了燃烧效率;
③工业锅炉控制性能差,无法准确的实行节能减排技术。

1.2必要性

  节能减排是工业锅炉发展的必然趋势,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,符合工业锅炉的发展需求。节能减排在工业锅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,改善了工业锅炉的运行条件,促使其具备较高的运行效率,落实节能减排技术的实践应用。
  
2.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技术分析

  工业锅炉运行中应引入节能减排的技术,用于降低工业锅炉运行中的能源消耗量,实现节能降耗。分析工业锅炉运行中比较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,如下:

2.1变频节能技术

  工业锅炉运行中的变频节能技术,能够降低电能的消耗量,传统锅炉运行中由管理人员操作,很容易在用电高峰期引发浪费,所以引入变频节能技术,降低锅炉的耗电量。变频技术能够根据工业锅炉的状态,提出恰当的工作方式,可以避开用电高峰。变频节能技术的优势明显,与传统锅炉运行相比,变频节能技术主动控制电机转速,保护锅炉的机械性能,着实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温度。
  
2.2水处理技术

  工业锅炉用水处理不到位,导致锅炉内壁淤积水垢,水垢厚度增加1mm,热能供应的效率会减少3%,不利于工业锅炉的安全运行。因此,工业锅炉采取水处理技术,用于提升锅炉原水供应的质量水平,保障工业锅炉的无垢环境。例如:某企业检测工业锅炉的运行状态,经水处理技术优化后的锅炉,内部原水、蒸汽等品质有明显的上升,锅炉的整体效率提升了10%-20%。工业锅炉在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实行冷水回收,锅炉运行中产生的蒸汽,经过相关装置处理后转化成冷水,可以重新应用到锅炉供水内,还可投入工业锅炉的其它系统内,提升工业锅炉内水资源的利用率。
  
2.3余热回收技术

  工业锅炉运行中深化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,根据工业锅炉的运行实际,安装余热回收装置,回收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。余热回收装置能够降低高温烟气的温度,保持在150℃-200℃之间,以免浪费高温烟气内的热量能源。目前,余热回收技术在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中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,我国40%以上的工业锅炉已经安装余热回收装置,实现了残余热量的回收和再利用。
  
3.优化对策 

3.1强化锅炉运行的管理

  锅炉运行管理能够提升运行效率,效益值高达4-10个百分点,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,企业逐渐忽视了锅炉运行的管理,导致工业锅炉运行中潜在能源浪费。工业锅炉运行时需要强化管理,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,优化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环境[2]。

3.2提升锅炉控制的水平

  工业企业在锅炉节能降耗方面,提升了锅炉控制的水平,根据锅炉控制的需求,提出优化煤种配置的策略。优质配煤能够提高15%的热效率,热值高达4500kcal/kg,灰熔点>1260℃,工业企业通过配置煤种,改善锅炉燃烧的效率,降低锅炉燃煤的数量,由此降低煤炭资源在工业锅炉运行中的消耗量。
  
3.3规范燃烧消费政策

  燃烧消费政策是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核心支持,有利于落实节能减排技术。我国传统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消耗压力,工业行业中借助燃烧消费政策,取缔一部分消耗量较高的锅炉,改善传统锅炉的设计,优化工业锅炉的运行状态。规范的燃烧消费政策,成为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保障,为其提供优化方式。我国在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已经出台的相关的政策,目的是提升工业锅炉的运行水平,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。
  
  能源与经济应该保持同步发展的状态,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,但是能源始终保持在落后的状态,再加上工业能源的过度消耗,着实增加了能源控制的难度。工业锅炉中的能源消耗比重较大,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,同时采取优化对策,保障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效益,缓解工业锅炉运行中的能源压力,进而降低工业锅炉运行中的能源投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