锅炉配件:省煤器、过热器、膜式水冷壁、集箱、空气预热器,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。
 0515-86201888
产品知识 >> 产品知识--内容
火电厂灰水回收利用的设计和分析
发布日期:2016/1/9    阅读次数:1442次    来源:中电

一、 项目提出的前提背景

1、火电厂有锅炉130T/H 3台、75T/H 2台,循环水用水水源为孔雀河水,开式循环,除渣方式采用固态水力除渣方式,除尘器为水膜式除尘器,除尘器产生的灰水由三台灰浆泵直接输送于贮灰场(海拔高度为1068—1074米)。火电厂现有贮灰场由一、二、三期三个灰场组成,全为土石坝(碾压均质土坝),库容分别为:一期工程库容18万M3,二期工程库容30万M3,三期工程库容30万M3,贮灰场的地形南高北低,自然坡度约4%,坝址及库内地层含盐量较高,为强盐渍土,遇水后盐类溶解,其强度会随之降低。

2、厂区除尘水正常排放量为210~410m3/h,其排放方式是:蒸发、渗漏和流入孔雀河。近几年,发电量较高,排水量大,灰坝下游上千亩土地水位上升到地表面,形成大面积湿地和积水,造成附近30亩土地无法种植,孔雀河河堤塌陷。公路两侧最为突出:400米路基翻浆。尤其在冬季,蒸发量减小灰坝水无处排放,形成百亩冰区,影响旅游带景观。为此,火电厂一方面通过修引水渠,灌溉防风林;另一方面通过种植生态林,利用了一小部分灰坝水,但由于灌溉面积有限,大部分灰坝水不得不重复灌溉林地,甚至流入孔雀河,环保部门要求应全面治理,如何利用灰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
二、火电厂灰水用量分析:

1、火电厂有5台煤粉炉,每台锅炉配有一台除尘泵,型号:IS100-80-160,设计流量为100 M3/h,因此在机组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,除尘水的总设计流量为500 M3/h,其水源由机侧循环水提供,压力为0.11—0.15 MPa。
2、为了减少除尘器的灰水管内堆积,在现场安装了一台冲灰泵其型号为:6Sh-6,设计流量为160 M3/h,其水源由机侧循环水提供,压力为0.01—0.02 MPa。。
3、五台锅炉配有一台冲渣泵,冲渣泵型号:HJ125—100—250A,设计流量为160 M3/h。其作用是利用水压将锅炉灰渣冲入沉渣池,运行班组每两小时除渣一次,间断运行。
上面提到的锅炉用水直接流入灰浆泵前池,通过灰浆泵将水输向贮灰场。灰浆泵型号:100ZM—70,设计流量为240 m3/h,灰浆泵有三台,运行方式: 2台运行,1台备用。运行班每天24小时运行。

三、直接引入生产厂区用水的方案及分析:

1、初步设计方案:铺设一条Ф400UPVC暗管,埋深1.4米,其中Ф400管道2140米,Ф300管道295米。管道进口设小型分水闸,中间设两个50 m3钢筋混凝土沉淀池,最后设一个1000m3钢筋混凝土蓄水池,池内设三处节制阀门,一个溢流水口,大部分水多级澄清后引入厂区,经沉渣池旁边的渣沟,与生产用水连接,用于再次除尘、冲灰和冲渣;形成一个闭式循环。另一部分水通过三通分水,用于厂区绿化。为保证冬季排水明渠正常输水不结冰,在灰坝北侧450米明渠上加盖板,单跨1.8米;为解决下游表面积水问题,拟增加两条简易排渠,深1.8米,口宽2.5米,底宽1米,长1400米,将地表水引入附近洪沟。

1.1针对以上方案需要解决论证以下几个技术问题:

(1)建造一个蓄水池,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灰水回流后的蓄水功能。其构造尺寸的设计要符合生产蓄水的最低要求,同时降低建造蓄水池的成本,保证蓄水池的质量。蓄水池的容积大小的影响因素:主要是灰水回流的速度,即流速,流速大、水量稳定则需要蓄水池尺寸较小,如果水量小、不稳定,整个闭式循环将会中断,间歇运行。蓄水池的设计应该依据灰水的来水流量,同时应考虑蓄水池到生产厂区的连接管径的大小,其管径的大小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。原计划修建1000m3的蓄水池,设计尺寸:16×16×4米,成本将会增大。

(2)水量平衡问题:①依据火电厂现在满负荷情形(5台机组全运行),锅炉用水情况:有5台除尘泵启动,1台冲灰泵运行,冲渣泵在除渣时运行(每班除两次渣),考虑到其他方面的用水,有2台灰浆泵启动向灰坝排水,以及对灰坝的溢流水进行实际测量,最大的给水流量为400—500 M3/h。②随后对2004、2005、2006 年运行日志进行查阅,都是两台灰浆泵运行,在2003年11月,当时只有一台灰浆泵运行,灰水流量为220 M3/h。从而可以确定现在的运行方式都是两台灰浆泵运行。

(3)水流时间问题:①锅炉用的灰水从灰浆泵房到达灰坝的时间为12分钟(实测),从灰坝到达灰浆泵房的距离为1385米,存有2.95米的标高,流速为1m/s(实测),从灰坝到达蓄水池的时间10-20分钟(依据灰坝的位置而定),锅炉除尘水到蓄水池需要20-35分钟。②从蓄水池到达生产用水的距离约900米,高度差为14.5米,流速为1.5m/s,需要时间约为10分钟,锅炉用水一个循环大约需要时间为45分钟。

(4)补水问题:①在锅炉用水的闭式循环中,不可避免的存在流量损失的现象,针对这种情况,进行讨论认为启动冲渣泵是最好的补水方式,因为冲渣泵的进口直接接循环水,冲渣泵的出水直接进入沉渣池,沉渣池具有储存炉渣的作用,同时也具有蓄水的能力,整个灰水闭式循环如果出现水位下降,沉渣池将会有足够的水及时加以补充。②在蓄水池的上端装盖板,同时在蓄水池上部的侧面装Ф300的溢流管,如果出现灰水量过大,造成蓄水池满水,蓄水池满水后通过溢流管,直接进入林带,保证了蓄水池及生产的安全性。

(5)水质分析报告:①对今年上半年的灰坝排水进行了统计,灰水的监测情况如下:PH在8—9之间(排放标准6—9),COD(化学耗氧量)在13—22之间(排放标准200),SS(悬浮物)在8—40之间(排放标准150)。②河水化学分析为:PH在8—9之间,COD在8—28,SS在7.8—20.4之间。因此可以判断水质较好。

(6)夏季和冬季的运行及调整方式:①在夏季由于北方温度高,年蒸发量约占30%,运行方式将进行调整和改变:将蓄水池的水,引入厂区绿化,现我厂厂区能够浇水的绿化面积为200亩,每小时用水量约为200 M3/h,剩余200 M3/h水用于生产,生产用水只有接入冲灰泵的进口,冲灰泵流量160 M3/h左右,完全可以满足闭式循环要求,其余生产用水由循环水提供,运行人员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操作。②冬季,温度降低蒸发量也随之减少。其运行方式改变为:切断绿化用水,直接引入锅炉生产用水,形成一个稳定的闭式循环,生产用水与循环水切断。此运行方式将维持至少4个月(见冬季灰坝引流水流程图),另外冬季考虑到环境温度低,防止灰水冻结,一定要求保持其具有流动性。

(7)蓄水池提供给生产用水的压力:①从蓄水池到达生产用水的距离约900米,高度差为14.5米,然而循环水提供给锅炉的压力为0.01Mpa,因此从蓄水池流出的压力>0.01Mpa,可以满足生产需要。

(8)从蓄水池的引出管和厂区水管的引入,应设计为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水 力 计 算 表
 
          灰场至蓄水池     灰场至蓄水池     灰场至蓄水池     蓄水池至厂区     蓄水池至绿化
管径(mm)     De500            De380            De38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e300            De200
管材       双壁U-PVC管      双壁U-PVC管      双壁U-PVC管      双壁U-PVC管      双壁U-PVC管
管长(m)     72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2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72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7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50
流量(m3/ h) 4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8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1
水头损失(m) 0.5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7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5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5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54
沿程+局部 
地势高差(m) 1.4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4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4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6.09            1.54

说明:水力计算表中灰水回收总水量为:灰浆泵流量240m M3/h×2×85%=408 M3/h,该回收水量为最大回收水量。

a)灰场至蓄水池采用De380双壁U-PVC管,水头损失1.51大于地势高差1.41,若实现重力流,须降低蓄水池设置高度,保证水头差大于1.71米地势高差,采用De450或De500双壁U-PVC管,水头损失小于地势高差1.41,满足重力流(自流)条件。
b)蓄水池池底标高的确定:假定灰场最底水面0.00m,蓄水池水面低于-1.41m, 池深4m,定出池底标高-5.41m(此值为最高)。
c)蓄水池至绿化采用DN200 PVC管,地势高差1.54,该段自流能够通过最大流量81m M3/h。
d)蓄水池至厂区采用DN500 PVC管,水量408 M3/h,水头损失3.52小于地势高差16.09,流出水头=16.09-3.52=12.57 m,满足生产用水压力。
结论:蓄水池的容积测定,依据上面的计算,从蓄水池到厂区的主管道选为的De500 PVC管,到生产厂区用水采用De500 PVC管,进行林带灌溉采用De200 PVC管。蓄水池容积选用:8×8×1.7米 坡度为1:1.1。

(9)蓄水池的水位监视问题:有两个方案可以选择;①在蓄水池内安装4个浮球式液位计,1米一个,用电缆将开关信号引到集控室内,利用发光二极管灯泡显示每米液位,这种显示方式:电源由生产区提供,在蓄水池安装不需要电源。但如果水量平衡设计符合现场要求,此套装置可以不安装,节约成本。
2、其设计流程图示为:
 
四、灰坝灰水直接引入生产厂区实际使用情况的分析:

1、灰水系统投入运行后,存在以下问题:

1.1水中含有杂质的问题:

    由于在安装时为了节约成本,在蓄水池的上面没有加盖板,一些杂物进行蓄水池,造成水质存有杂质。另外由于灰坝的构成是砂土,在灰坝中存有沙石,灰水在流动的过程中,将沙石带到生产厂区管道内,容易造成冲灰管道的喷头堵塞,为此在厂区内的总管道上安装有过滤器,定期进行清扫,水质明显好转。

1.2灰水流量不够的问题:

(1)灰水系统投运时,灰水进入三期灰坝,由于三期灰坝具有渗水的特性和灰坝容积大的特点,造成灰坝灰水流出减少,进行蓄水池的水量和流出蓄水池的水量,未形成动态平衡,水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,此水只能运作锅炉除渣(两小时一次)。
(2)随后将灰水管的排放进行了切换,将灰水排入一期灰坝,一期灰坝具有渗水水量小和容积小的特性,灰水回水量明显增大,在蓄水池中保持了动态平衡,其回水满足了冲灰和除渣的要求,因此蓄水池和管道尺寸的选择符合经济要求。

1.3长时间的运行,计划2年一次对灰管进行定期清洗,确保灰水管道的畅通。